有人或許會說:我明明很痛苦,如何快樂得起來呢?其實,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,原因乃在于執著想不開,如果我們對事事物物,能夠提得起放得下,灑脫不執著,何處不能安身?快樂必然常隨左右。
佛陀未出家前的一位兄弟,名叫跋提,受到佛陀的感化之后,拋棄了世俗的榮華富貴,出家修行,有一天,跋提在深山的巖洞中修習禪定,突然發出歡喜贊嘆聲說:“好快樂啊!好快樂啊!”
旁邊同參的人,好奇地問他:“你說快樂,究竟快樂些什么呀!”
“過去我貴為王子之尊,嬌生慣養在皇宮中,每天吃的是珍肴美味,但是沒有今天托缽來的一碗粗食香甜;穿的是綾羅綢緞,但是比不上一件袈裟的尊貴。過去雖然有成群的護衛,朝夕以刀槍守衛著我,但是我仍然懼怕怨賊歹徒來行刺傷害。
現在我獨自一人,在空寂的林野中禪坐,沒有人保護我,但是我心中對生命一點也不覺得恐慌和憂慮,感到無比的快樂與輕安!”
真正的快樂是內發而不是外鑠的,一個人能從內心激發快樂的泉源,縱然住的不是華廈高屋,吃的不是瓊漿玉液,穿的不是錦衣狐裘,但是處處感到知足無缺,快樂無比。這種發諸于內心,取之不竭、用之不盡的快樂,才是真正的快樂。